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索鉴定古代文物彩绘胶料的综合分析方法,使用红外光谱仪及氨基酸分析仪对中国古代五种常用文物彩绘胶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样品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判别、分析,得出了1653cm-1及1545cm-1处的吸收峰为蛋白类胶料的特征,1076cm-1及1043cm-1处的吸收峰为桃胶的特征,以及奶类同时具有蛋白类胶料及桃胶特征的结果。通过对样品氨基酸组成的分析,得出了动物胶特有羟脯氨酸及较多的甘氨酸,鸡蛋含有较高的天冬氨酸和较低的脯氨酸,奶类的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比较高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氨基酸分析结合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可以基本区分、判定古代文物彩绘常用胶料归属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奉国寺主殿大雄殿共有20幅元代壁画,因年代久远、几经修缮、保存环境不稳定,裂隙病害问题已十分突出。为此,本研究以其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壁画裂隙调查情况确定裂隙分布、判断裂隙种类、归纳裂隙特征;其次,参考建筑物墙体裂缝成因的分析方法,设计出奉国寺元代壁画裂隙病害成因的研究体系;最后,按照裂隙属性分析、开裂原因分析、开裂过程分析的逻辑顺序,系统、全面地总结该建筑壁画裂隙病害成因,为壁画的下一步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他地区建筑壁画所产生的裂隙病害分析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代壁画、文物彩绘、褪色的原因,古代壁画、文物彩绘的颜料与胶料的混合物在风化褪色后形成了一种空气、空隙一粒子界面,也是对入射光的漫散射层,该漫散射层导致了颜料与胶料原有色彩的淡化与消失。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陕西旬邑县西头遗址出土的彩绘白灰面进行了成分和制作工艺分析。采用偏光显微分析、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分析了该彩绘面的颜料和石灰层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该彩绘面的胶料成分。结果表明,该彩绘面的颜料由铁红,铁黄和绿土构成。白灰层由碳酸钙构成,部分样品中存在双层白灰层。GC-MS分析表明,该彩绘面的胶料含动物胶,可能还含蛋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旬邑彩绘白灰面的制作工艺和与后期壁画制作工艺相似,对其组成和工艺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先周时期关中地区壁画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常作为胶结材料存在于壁画、建筑彩绘文物中。它的老化变质及其流失会使彩绘颜料产生掉色、脱落,胶结材料的含量与该类文物的病害密切相关。因此,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对彩绘文物的病害机理和修复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总结凯氏定氮法、分光光度法等蛋白质含量测定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彩绘文物颜料层和古建油饰彩画地仗层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如气-质联用法、氨基酸分析法、元素分析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实例。从分析结果来看,以上方法在彩绘文物颜料层和地仗材料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彩绘类文物一直是文物保护的重点之一,而胶结材料更是彩绘类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病害及保存状况会产生重要影响。热辅助甲基化一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THM-Py-GC/MS)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并且样品前处理简单的优点。应用该方法对古代常用蛋白质类胶结材料的现代标准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其特征热裂解化合物,区分文物中所含的具体胶结材料种类。并在相同条件下分析采集的西藏邦纳寺、唐加寺和大昭寺的壁画文物样品,根据其所出的特征热裂解化合物,判断其中含有蛋白质类胶结材料,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巩梦婷  辛小虎  韩飞  王丽琴 《文博》2009,(6):479-486
对采用传统壁画制作工艺、传统材料制作的文物模拟样品,在特定体系下进行光辐射老化。定期测量其表层颜料的色度值,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探讨铅丹的变色机理,为彩绘文物分析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朱佩  刘轶 《中原文物》2023,(6):132-138
在2022年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中,经过病害调查,首次发现卢舍那大佛右胁侍普贤菩萨有琉璃眼珠,造像表面还有彩绘颜料残留。经过便携式设备的无损检测证实该琉璃眼珠含铅量较高,为典型的人造琉璃。其头部的彩绘颜料为铅白、铁红等。本次新发现不仅是整个奉先寺病害调查的重要成果,更为龙门石窟以后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对分析探索唐代石质文物雕刻工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山东临淄大武村元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临淄市大武村发掘了一座元代墓葬。墓葬为仿本结构的圆形单室,采用砖雕与壁画相结合的装饰方法。砖雕以单砖拼砌为主,雕刻为辅,并配以彩绘,主要内容有歇山顶式建筑、家具和灯檠等。壁画是在砖面上薄施白灰,再用来、黑、黄彩绘制。墓内有“至正十七年”和“至正二十四年”的墨书题记。此墓为研究元代末期的墓葬形制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许永忠 《文史月刊》2015,(1):72-76,1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可谓是地上文物的博物馆,仅晋城高平就坐落了多处珍稀古建筑,在全国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独占第一的就达四处:崇明寺的断梁结构、开化寺的宋代壁画、二郎庙的金代戏台、中庄村的元代民居,这些古建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让我们通过本文一起欣赏高平的精典和古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